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理念为引领,聚焦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转发<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的函》和《关于举办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学校决定举办首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大赛的组织安排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
二、大赛目标
(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二)推动教授上讲台。倡导教师“回归本分”,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
(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高校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五)引导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新要求,结合教师教学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分类发展。
三、参赛对象、分组及名额
(一)参赛对象
学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二)比赛分组
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
(三)参赛名额
根据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现有专任教师数确定各教学单位参加本届校赛的推荐名额(附件1)。根据国赛和市赛的通知精神,为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各学院正高职称参赛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1/3。
四、大赛安排及要求
(一)学院推荐
自通知发布起启动院级选拔推荐工作,各教学单位参照校赛,自行设计方案,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单位的选拔推荐,并向学校报送推荐选手的申报书和课程教学大纲。
(二)学校比赛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教师的报送材料进行评审,从中择优进入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评审标准见附件2)两个比赛环节。
1.网络评审
入围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递交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占总成绩50%,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占总成绩的15%。
2.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以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资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的35%。
五、报送材料和时间节点
1.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请于2020年11月25日(周三)前汇总学院参赛信息,提交首届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附件3),以及所有推荐教师的申报书(附件4-1,其中“推荐意见”暂不用填写)和课程教学大纲(附件4-2)至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发中心)。
纸质版申报书和课程教学大纲,各一式四份;纸质版汇总表一份,需由教学院长签字并盖学院章。同时,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教发中心邮箱。
2.如果有院赛组织情况相关材料(院赛通知、院赛参赛选手名单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图片资料等),请学院教学秘书在参赛材料报送时一并递交电子版。
3.12月初,学校将公布入围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比赛环节的教师名单,并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实录(届时将另行通知)。
入围的教师需在2020年12月14日(周一)前将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4-3)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等相关材料递交至教发中心。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相关材料都需递交一式四份纸质版,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教发中心邮箱。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格式标准及要求见附件4-4。相关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附件4-5)、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以及其他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4.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定于12月中下旬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参赛教师请提前做好准备。
六、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
按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根据市赛分配名额和要求,推荐校赛成绩优异个人(团队)参加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二)专项奖
根据作品特点遴选出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设计创新奖等奖项。
(三)优秀组织奖
对积极推荐教师参赛并获得良好成绩的教学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七、其他事项
(一)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列入教育部竞赛保留项目清单,实行“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请各教学单位予以重视并组织开展好推荐选拔工作。
(二)各教学单位应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主讲教师及团队成员应无违法违纪、师德师风和学术不端问题,且近三年无教学事故。参赛教师不允许重复担任团队成员。
(三)本次大赛宗旨之一是“推动教授上讲台”,比赛分组强调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及以下三组,请各教学单位积极动员,每个组别尽可能都有教师推荐。
(四)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五)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学院等相关信息。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上海大学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联系人:苏珊、李芮珂
联系电话:56609572,56573552
地址:宝山校区A610室
邮箱:shucfd@126.com